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茶道文化

山以茶美,茶依山秀

 天籁峨眉,自古产茶。古籍《华阳国志•蜀志》曾记载:“峨山多药草,茶尤好,异于天下。”作为天籁净土的峨眉山,因厚载儒、释、道三味文化而弥久浓郁。公元四世纪,印度高僧宝掌,入土中原,访遍中国名山大川,最终选择峨眉山为驻锡修行之地,宝掌喟叹其山的壮丽伟岸曰:“高凌五岳,秀甲五洲,震旦第一山也”。在峨眉山众多的自然资源中,天然名贵的中药材、茶叶、温泉等已成为数千年来人们酣然取之用之的珍惜瑰宝。

 

  峨眉雪芽生长于这样一座圣山之中。深山寺庙,禅僧以茶当饭,资养清修;以茶食客,广结善缘。因氤氲禅意上千年,该茶也有了仙茶的灵性,成为贯穿峨眉山茶史与茶文化中的千古香茗。据相关文献与佛门相传,峨眉雪芽始于楚昭,兴于唐朝,盛名于两宋,其茶叶名称与峨眉山之雪有密切关联。

 

  每年春天,山下大地春暖花开之时,在海拔1000多米的峨眉山山岭之上,冬雪未融、寒意未解。此时,生长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茶园和丛林中的野生古茶,新芽破雪而出,嫩芽翠绿如翡翠落于皑皑雪野之上。于是山僧茶人们便踩着残雪采摘新茶。“风推万松吼,茶烹千古雪”,其情其景,成为峨眉山茶文化一道天然雕凿的美丽风景。故此,道、佛两门以“峨眉雪茗”命之,唐宋时期又相继被赋予“峨眉白芽”、“峨眉雪茗”、“雪香”、“清明香”等雅称。

 

  南宋乾道六年,大诗人陆游入蜀任嘉州(今乐山市)通判。他经常盘桓峨眉山,与中峰寺别峰禅师结为知交,尤喜品饮寺中的“峨眉雪茗”。 某年阳春,别峰禅师听闻陆游调任崇州,便差寺中小僧送去刚从中峰寺后白岩峰下采摘焙制而成的“峨眉雪茗”作为道别之仪。陆游高兴之余吟出:“雪芽近自峨眉得,不减红囊顾渚春。”的茶诗佳作。此后,“峨眉雪芽”美名鹊起京都,嘉誉天下。至今,世人皆称峨眉山香茗为“峨眉雪芽”!

正在加载中...